為期5天的廣交會一期落幕,珠海分團共出口成交5.68億美元,其中品牌展區出口成交4.71億美元,占總成交83%。同時參展的民營企業和生產型企業通過自主研發,也有不俗表現。
本報訊 記者種筱娜報道:為期5天的第113屆廣交會一期19日落幕,據參展企業報送的成交數據初步統計,珠海分團共出口成交5.68億美元,比上屆同期增長4.8%;其中品牌展區出口成交4.71億美元,占總成交83%,比上屆同期占比上升2%。從出口市場看,亞洲占30%,比上 屆占比下降2%;歐洲占28%,比上屆占比上升3%;美洲占26%,比上屆占比下降3%;非洲占15%,比上屆占比上升4%。在出口成交的商品中,機電商品占總成交96%,是珠海出口的支柱產品。
本屆廣交會一期珠海分團共有品牌展位72個,展位由格力電器、德豪潤達、金品電器等10家企業獲得。從成交量來看,龍頭企業繼續發揮中流砥柱作用,逆勢增長。據統計,格力空調出口成交2.8億美元,占珠海團成交量49.6%,占比繼續上升。德豪潤達小家電占10.4%,金品數碼電視占9%,賽特電子消費品占6%。
同時,珠海團突出民營企業和生產型企業參展,金品電器、安宇數碼電器、大象磨具、柔樂電器、普樂美廚衛、康特環保木塑等一批生產型中小民營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,通過自主研發、生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,打開了市場和利潤空間。